首页 >> 交流成果
金砖国家人文交流的进展、挑战与路径(下篇)
2020-05-08  来源:当代世界

三、金砖国家人文交流面临的挑战

金砖国家合作的机制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合作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经济、金融、政治、外交等领域已取得显着成效。与之相比,金砖国家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深化,并且机制化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金砖国家人文交流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薄弱。人文交流合作是金砖国家整体性合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固,就无法实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之初设定的推进政治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善,就必须使代表政治经济领域的硬架构和代表人文领域的软架构实现统一。一方面,硬架构可以为人文软架构提供制度、物质方面的供给;另一方面,人文软架构反哺硬架构,并给予精神、观念方面的支持。然而,目前人文交流合作软架构还处在建设阶段,进展相对滞后,还不足以起到支撑硬架构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差异明显。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还面临着成员国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金砖五国地处四大洲,彼此间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差异明显,每个国家的人民在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处理人情事物的方式上都有各自的行为逻辑。同时,五国擅长的人文领域不同,也有因本国文化传统所限而不愿深层触及的领域。在今后相互交流与合作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文化文明不同而导致的分歧摩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砖国家的参与热情,从而弱化其成效。

第三,机制建设不足。现有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机制缺乏清晰的目标、明确的内容、可操作的实施手段以及完善的评估体系,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的发展。同时,因顶层制度设计不足使各种机制过于分散庞杂;不同的机制因分管部门不同而缺少应有的协调和互动,导致项目推进困难;成员国在权责承担和获取利益方面没有具体界定;机制内部存在双边机制和多边机制关系重叠竞争的现象等,这些都是当前机制建设不足的表现。

第四,参与主体和资源不够。虽然当前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的参与主体已经实现多元化,形成了由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智库、高校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实施结构,但从已举办的一些论坛、活动、会议来看,无论是单个国家内部还是金砖国家之间,地方政府、智库、高校、社会力量的交往频率和参与范围还远远不够,相互之间还缺少有效联系和互动,没有建立纵横一体的参与网络,无法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

四、深化金砖国家人文交流的路径

人文领域是金砖国家合作的根基,但难以在短时间内塑造成型,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经营。因此,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需要各国保持长久定力和耐心,做到精耕细作、久久为功。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可从塑造共识、建设机制、扩大参与、发挥“金砖+”人文交流平台作用等方面实现突破。

第一,补齐短板,形成共识。针对人文交流合作基础薄弱这一缺陷,金砖国家需协调好政治、经济、人文三者的关系,并在资源投入上适度向人文领域倾斜。面对彼此差异明显这一现实,金砖国家需保持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心态,切实做到求同存异。五国需联手讲好“金砖故事”,并以此为载体渐进式地形成“金砖共识”和“金砖理念”,激发民众积极参与人文交流合作的热情,形成具有共同性的人文理念,为国际社会贡献有价值的人文公共产品。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引领者,可通过打造更多接地气、惠民生的项目和活动推动讲好“金砖故事”,夯实金砖国家社会民意基础。

第二,完善机制,协同保障。加强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机制建设,首先需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确立人文交流合作的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以及实施的内容和手段,建立一套可行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协调管理体系、风险评估体系、跟踪监测体系等。其次需要做好分管机制建设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项目中途停滞。最后需明确部门和成员国之间的权责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机制。

第三,政府引领,社会参与。在继续发挥中央政府起主导引领作用的同时,可鼓励更多的地方政府、智库、高校和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同时,需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彼此参与人文交流合作保驾护航、相互支持。此外,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还应构建政府搭台、智库高校推动、社会力量全员参与的立体网络,实现发挥各参与主体优势的目的。

第四,发挥“金砖+”人文交流平台作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不同历史、宗教、习俗,彼此交相辉映、相因相生,共同擘画出精彩纷呈的世界。金砖国家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大陆,其代表的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文明、非洲文明以及印第安文明,是人类多元文明的重要代表,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鉴此,金砖国家可通过“金砖+”人文交流合作平台,安排人文交流年系列活动,加强在文化、教育、科技、体育、旅游等多领域的互学互鉴、交流合作,使自身成为世界各大洲之间文明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随着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化,必将为世界不同文明与文化间的对话合作树立典范。(文章原载于《当代世界》2019年第12期,注释略,第一作者 吴兵 系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第二作者 刘洪宇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友情链接